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13412086256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服务时间:9:00 ~ 18:00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hengwen Technic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微生物检验员证怎么考农产品食品化验员培训报名-微生物样品前处理解析
来源: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 作者:stspx134 | 发布时间: 2024-04-02 | 11 次浏览 | 分享到:
微生物检验员证怎么考农产品食品化验员培训报名-微生物样品前处理解析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验员证怎么考农产品食品化验员培训报名-食品检测微生物样品前处理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是食品检测流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工作量大、耗时较长,且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检测的准确性。由于不同种类的样品因实验目的和样品性质的不同,实验室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也各具特色。

一、样品取样部位

(一)基本原则

在样品前处理的实际操作中,首先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取样品的可食部分进行检验。例如,排骨样品应取其中的肉部分,花生或核桃等坚果类样品应取果仁部分。

(二)考虑消费者食用习惯

还需考虑消费者在食用这类食品时的常见习惯,判断这些习惯是否会导致非可食部分的微生物进入体内。例如,同属于坚果类样品,花生、核桃等需去壳取果仁部分检测,而瓜子一般带壳前处理。这是因为花生、核桃等通常用手剥开果壳食用,果壳上的微生物不太可能通过食用途径进入体内;而瓜子很多人直接放入嘴里磕开果壳食用,这种食用方式会增加微生物进入体内的可能性。

(三)考虑处理复杂程度和污染风险

此外,还需考虑前处理过程中的样品处理复杂程度和引入污染的风险程度。核桃和花生等样品较大,去壳过程简单便捷;而瓜子颗粒较小,去壳检测难度大,操作过程中也更容易造成样品污染。

二、样品取样量

(一)遵循采样方法

目前食品微生物样品的检验通常需要遵循二级采样法或三级采样法,每个检验项目一般需要25g或25mL的样品量。因此,在取样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取样量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含有非可食部分的样品,要确保用于检验的可食部分样品含量充足。

(二)计算样品数量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种产品的单个包装样品净含量少于25g,就需要计算好样品数量。例如,某种产品单个包装净含量为20g,不足25g,若该产品需要检测菌落总数且采用三级采样法(n=5),则需将两个独立包装的产品视作一份样品,共计采样10个单独包装,分作五份样品。若该产品还需同时检测菌落总数和沙门氏菌,则在此基础上应再加倍取样,每四个单独包装的产品视作一份样品。但需注意,同一批次的产品才能如此操作,否则无法根据标准要求对产品进行检验和报告。

(三)药典取样规定

药材取样也有严格规定,总包件数在100件以下的取样5件;100~1000件按5%取样;超过1000件的,超过部分按1%取样;不足5件的逐件取样;贵重药材不论包件多少均逐件取样。破碎或粉末状药材的取样量也有具体规定,如一般药材100~500g,粉末状药材25g,贵重药材5~10g,个大的药材根据实际情况抽取有代表性的供试品。

三、样品前处理操作

(一)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检验全流程都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尤其是在样品的前处理阶段。由于样品通常保存在非无菌环境中,样品的外包装一般也不是无菌状态,打开样品包装的过程比较容易污染样品。

(二)包装消毒与工具灭菌

在打开包装前,使用75%的酒精对表面进行全面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同时,开包装用的工具(如剪碎或捣碎样品的剪刀、捣碎机以及取样用的镊子、取样勺等)均需要灭菌处理。

(三)具体无菌操作要求

1.     人员要求:接种细菌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进行接种食品样品时,需穿专用的工作服、帽及拖鞋,并放在无菌室缓冲间,工作前经紫外线消毒后使用。接种前应用肥皂洗手,然后用75%酒精棉球将手擦干净。

2.     器皿与培养基要求:接种所用的吸管、平皿及培养基等必须经消毒灭菌,打开包装未使用完的器皿不能放置后再使用,金属用具应高压灭菌或用95%酒精点燃烧灼三次后使用。从包装中取出吸管时,吸管尖部不能触及外露部位,使用吸管接种于试管或平皿时,吸管尖不得触及试管或平皿边。接种样品、转种细菌必须在酒精灯前操作,接种细菌或样品时,吸管从包装中取出后及打开试管塞都要通过火焰消毒。接种环和针在接种细菌前应经火焰烧灼全部金属丝,必要时还要烧到环和针与杆的连接处,接种结核菌和烈性菌的接种环应在沸水中煮沸5min,再经火焰烧灼。吸管吸取菌液或样品时,应用相应的橡皮头吸取,不得直接用口吸。

3.     无菌间要求:无菌间通向外面的窗户应为双层玻璃并密封,设有与无菌间大小相应的缓冲间及推拉门,另设有0.5-0.7平方米的小窗以备传递物品。无菌间内应保持清洁,工作后用2%-3%煤酚皂溶液消毒擦拭工作台面,不得存放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无菌间使用前后应将门关紧,打开紫外灯消毒,如采用室内悬吊紫外灯消毒时,需30W紫外灯在距离1.0m处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灯时不得直接在紫外线下操作,灯管每隔两周需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以减少紫外线穿透的影响。处理和接种食品标本时进入无菌间操作不得随意出入,如需传递物品可通过小窗传递。若无菌间内安装空调,则应有过滤装置。

四、称量样品量

(一)标准要求与实际操作

打开样品包装后,需要称取(固体或半固体)或量取(液体)一定量的样品加入到稀释液或增菌培养基中。目前食品微生物学检验系列标准(GB4789系列)要求的样品量一般都是25g/mL。对于量取液体样品,由于使用移液管或移液器,可以较为准确地量取25mL;但对于固体和半固体样品,如何准确称取25g则是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二)称量范围的建议

鉴于目前GB4789系列标准中要求的天平感量都是0.1g,并且标准中只给出了25g这一数值,而不是一个称量范围,实验室在操作中可参考以下建议:

1.     国内多数实验室操作:采用“四舍五入”的原则,即称取样品量为24.5g-25.4g,这也是很多专家推荐的操作方式。

2.     ISO标准要求:ISO 7218:2007中的5.3.1条款要求,除非另有说明,称量样品时最大允许误差应当低于1%。按照这个要求,称取样品的量应为24.75g-25.25g,但由于天平感量是0.1g,所以称取的样品量应为24.8-25.2g之间。

由于目前标准中没有准确要求,以上两个称量范围的要求都可以供实验室参考。因此,建议实验室制定自己的作业指导书,并在其中规定具体采用哪个称量范围。

五、样品稀释与混匀

(一)初级混悬液的制备

样品通过称取一定重量后或量取一定体积后,加入9倍重量或体积的特定稀释液,经过外力作用充分均质混匀后,得到悬浊液、溶液或者乳浊液,即初级混悬液(10-1)。有的初始混悬液中含有较大的样品颗粒时,应将其水平静置沉淀。

(二)次级十倍梯度稀释

取一特定体积的初级混悬液,加入9倍特定体积的稀释液充分混匀,这样就将初级混悬液进行了十倍稀释操作(10-2),然后依次再进行下去(10-3,10-4...10-n),得到一系列的稀释液,直至得到满足目标微生物培养要求的稀释液。这样的操作叫次级十倍梯度稀释,得到的一系列稀释液被统称为次级十倍梯度稀释液。初级混悬液的制备是为了让样品中的微生物尽可能均匀分布,然后在接下来的次级十倍梯度稀释液中,微生物的数量能按指数进行均匀规则的递减,这样通过培养之后,方便用于菌落计数操作。

(三)振荡混匀的要求

无论是初级样品混悬液还是次级十倍梯度稀释样品溶液,都应振荡均匀,保证其微生物在溶液中均匀分布之后再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振荡时应在涡旋混和器上进行,用右手拇指和中指夹紧试管,右手食指抵住试管帽,防止振动时试管帽飞出,三个手指用力将试管底部顶住涡旋混和器的橡胶振动头上。涡旋混和器运转时通常有两档,一个是振动头持续振动,一个是只有物品顶住振动头才会振动,通常选用后者。如果没有涡旋混和器,可以采用手心振动混匀的方法。

六、稀释液的选择与配制

(一)选择稀释液的原则

针对不同样品,应选择最适合的稀释液,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试验得到,所选择的稀释液应具有高的复苏率。例如,对于脂肪含量高的样品会加入乳化剂、表面活性剂;对于均质操作时容易起泡沫的样品会加入泡沫抑制剂、消泡剂等。对于高溶解度的干燥样品(如奶粉、婴儿食品)制成初级样品溶液时,水活度非常低,所以应选择蒸馏水作为稀释液。研究嗜盐菌(如食盐样品)应采用15%的无菌氯化钠溶液作为稀释液;嗜渗菌计数时,可以用20%的无菌蔗糖溶液作为稀释液,以保护菌体。

(二)配制稀释液的要求

1.     保证质量:配制稀释液的各种试剂或脱水成品培养基干粉一定要保证质量。

2.     使用合格蒸馏水:配制稀释液的水必须是合格的蒸馏水,水的各项指标(pH、水活度、电导率、电阻率、菌落总数)必须符合培养基配制用水的要求。

3.     充分溶解:稀释液各组分必须充分溶解形成均一溶液,无沉淀。

4.     pH要求:稀释液配好之后,pH要满足目标微生物的存活要求,特别是稀释液经高压灭菌之后的pH,pH误差的正常范围应在±0.2(25℃时)。可以在稀释液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来稳定pH的变化。

微生物样品前处理是食品检测中的关键环节,其处理结果直接影响后续检测的准确性。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取样、无菌操作、称量、稀释与混匀、稀释液选择与配制等方面的规范要求,确保样品前处理工作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圣问技术培训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
手 机:13412086256
QQ: 1348799257
电 话: 29805428
E-mail:1348799257@qq.com
地 址:广州市黄埔区狮山路38号617房
公司网址:www.gzsts.net
培训网址:www.stsp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