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13412086256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服务时间:9:00 ~ 18:00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hengwen Technic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水质42项常规指标分析的意义-水质分析检测化验员资格证水质检验员培训报名
来源: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 作者:stspx134 | 发布时间: 2019-04-24 | 286 次浏览 | 分享到:
生活饮用水质检测共106个指标,其中常规检测指标有42个。常规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检出率高,为各地水质监测的必检项目。今儿将为你详细解读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意义及超标危害。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水质42项常规指标分析的意义-水质分析检测化验员资格证水质检验员培训报名

生活饮用水质检测共106个指标,其中常规检测指标有42个。常规指标是反映生活饮用水水质基本状况的指标,检出率高,为各地水质监测的必检项目。小圣将为你详细解读42项常规指标的检测意义及超标危害。

   

  一微生物指标    

  1. 总大肠菌群    

  概述: 大肠菌群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大肠菌群的检出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它病原菌也基本被杀灭。    

  限值: 规定总大肠菌群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2. 耐热大肠菌群    

  概述: 来源于人和温血动物粪便,是水质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菌,指示有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危险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耐热大肠菌群。    

  限值: 规定耐热大肠菌群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3. 大肠埃希氏菌    

  概述: 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    

  限值: 规定大肠埃希氏菌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    

  4. 菌落总数    

  概述: 水中菌落总数可作为评价水质清洁程序和考核给水净化效果的指标之一。介水传播的疾病有:痢疾、伤寒、霍乱、肝炎和急性肠胃炎等。被污染了的水源水菌落总数每毫升可达几十万个甚至更多。原水经过净化消毒后,病原菌被杀灭,普通细菌也大大减少了。

  限值: 规定饮用水中菌落总数不得超过100个/mL。

   

  二毒理指标    

  5.     

  概述: 天然水中含有微量的砷。水中含砷量高,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农药的污染。砷的化合物有三价和五价,其毒性三价砷(砒霜即是As2O3)有机砷的毒性更大,砷的硫化物毒性较小。一些国家报道,长期用含砷浓度较高的水将引起皮肤癌发病率增多。

  限值: 定为饮用水中砷的含量不超过0.01mg/L。    

  6.     

  概述: 镉是有毒元素,是积累性毒物,使人生病的潜伏期可达10-40年,病程也长,含有镉污染的食物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天然水中的镉主要是受采矿、冶炼、电镀及化学工业的含镉废水污染所致。    

  限值: 根据动物的毒理学实验和我国天然水含镉实际情况定为饮用水镉含量不得超过0.005mg/L。

  7.     

  概述: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六价铬化合物比三价铬化合物的毒性大100倍,三价铬和金属铬毒性最小,在氯化或曝气的水体中六价铬为主要形式。天然水中铬含量极少,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污染,使天然水中的铬含量增高。    

  限值: 定为饮用水中铬含量不得超过0.05mg/L。    

  8.     

  概述: 铅并非肌体所必需的元素。常随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摄入量过高可引起积蓄性中毒,主要毒性为贫血,神经机能失调和肾损伤。

  限值: 考虑到饮用水中铅含量为0.1mg/L时,能引起儿童血铅含量增高,以及我国饮用水中现有浓度的水平,定为饮用水铅浓度不得超过0.01mg/L。

  9.     

  概述: 汞为剧毒物,可致急、慢性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为原浆毒,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肾脏和胃肠道,汞可在体内蓄积,长期摄入可引起慢性中毒。无机汞中以氯化汞和硝酸汞的毒性较高,有机汞的毒性比无机汞大。水中汞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废渣的污染。人食用体内富集有机汞的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如日本所著称的“水俣病”。据报道,长期每天摄入约0.25mg甲基汞导致神经损伤。但是,饮用水中的汞主要为难以吸收的无机汞形式,即使在重污染的水中,汞浓度一般也不超过0.03mg/L。

  限值: 基于汞的毒性,定为饮用水中汞的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10.     

  概述: 硒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缺乏时人可患克山病大骨节病,使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癌症的患病升高,过量的硒又能引起人体的硒中毒,患脱发、脱甲、偏瘫等病症。水中含硒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是来自于工业废水的污染。

  限值: 根据硒的毒性,并考虑到从食物中可能摄入的硒量,定为饮用水中硒的含量不得超过0.01mg/L。

  11. 氰化物    

  概述: 氰化物是一种有毒的致命物质。氰化物在水中呈杏仁气味,口服0.06g即可致死。氰化物进入人胃内解离成氰氢酸。它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人体因缺氧而迅速死亡。    

  限值: 由于氰化物毒性很强,定为饮用水中氰化物含量不得超过0.05mg/L(以CN-计)。

  12. 氟化物    

  概述: 氟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人体摄入氟量不足,易发生龋齿病,特别是对发育中的儿童影响甚大,而人体摄入过多的氟也会导致急性或慢性氟中毒,主要表现为牙斑釉和氟骨症。    

  限值: 综合考虑定为饮用水中氟含量不得超过1.0mg/L。

  13. 硝酸盐 (以N计)    

  概述: 硝酸盐氮在饮用水中常被检出,含量过高时对人身健康有影响,婴儿长期饮用高浓度的硝酸盐水,可使其患变性血红蛋白症,所以对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应加以限定。    

  限值: 不得超过10mg/L,地下水源限制时为20mg/L。    

  14. 三氯甲烷    

  概述: 又称氯仿,有麻醉作用,对皮肤有刺激性,麻痹呼吸系统,损害肝肾,并认为对人身具有潜在的致癌危险性。受有机物污染的原水在净化处理时,加氯后便可产生三氯甲烷。降低饮用水中三氯甲烷的方法,一是在净化处理时,将加氯点后移,即先将受污染的原水通过混凝沉淀及活性碳吸附,去除水中大部分有机物质,而后再加氯消毒,二是改变消毒剂的品种,用二氧化氯或臭氧进行饮用水消毒。    

  限值: 饮用水中规定三氯甲烷的含量不得超过60µg/L。    

  15. 四氯化碳    

  概述: 四氯化碳为透明油状液体,广泛用作工业溶剂,也是常用的灭火剂。与人慢性接触一般会使肠胃道不适,呕吐,神经系统会觉得头痛,倦睡。研究表明,四氯化碳具有多种毒理学效应,危险性中毒可发生肝癌。    

  限值: 规定四氯化碳含量不得超过2µg/L。

  16. 溴酸盐(使用臭氧时)    

  概述: 溴酸盐,受热后易分解。溴酸盐在国际上被定为2B级的潜在致癌物,它是矿泉水以及山泉水等多种天然水源在经过臭氧消毒后所生成的副产物。正常情况下,水中不含溴酸盐,但普遍含有溴化物。当用臭氧对水消毒时,溴化物与臭氧反应,氧化后会生成溴酸盐。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认为,溴酸钾对实验动物有致癌作用,但溴酸盐对人的致癌作用还不能肯定,为此将溴酸盐列为对人可能致癌的物质。    

  限值: 规定溴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01 mg/L。    

  17. 甲醛(使用臭氧时)    

  概述: 饮用水中甲醛的来源主要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和水中天然有机物(腐殖质)在臭氧化,氯化过程中氧化的产物。水中有机物通过热解可产生一定量的甲醛。近年来,人们对甲醛的污染及其对人体的伤害越来越重视;研究发现,人体皮肤接触甲醛气体会导致皮肤受刺激和过敏性皮炎;长期摄入过量的甲醛会导致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丧失,严重的会致癌。

  限值: 规定甲醛含量不得超过0.9 mg/L。

  18. 亚氯酸盐(使用二氯化氯消毒时)    

  概述: 亚氯酸盐是一种二氧化氯消毒饮用水的副产物。亚氯酸钠也是产生二氧化氯的原料,当反应不完全时,亚氯酸钠会进入饮用水中。当二氧化氯加人饮用水中时,二氧化氯迅速分解成为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氯化物,亚氯酸盐是主要副产物。人体暴露亚氯酸盐,最主要是通过饮用水。

  限值: 规定亚氯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7 mg/L。    

  19. 氯酸盐(使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时)    

  概述: 氯酸盐具有较强的氧化性,易对饮用水中对人体有用的矿物质造成流逝,进入人体对体内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限值: 规定氯酸盐含量不得超过0.7mg/L。    

  三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20. 色度    

  概述: 天然水中的色度分假色和真色,水中悬浮物所造成的颜色称之为假色。溶解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为真色。通常是由带色有机物、金属和工业废水污染造成的。因此色度是衡量水质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限值: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1. 浑浊度    

  概述: 是反映天然水和饮用水物理性状的指标,天然水的浑浊度是由水中含有的泥砂、粘土、有机物、微生物等微粒悬浮物质所致。浑浊度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限值: 标准中规定浑浊度不超过1.0NTU,特殊情况不超过3.0NTU。

  22. 臭和味    

  概述: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    

  限值: 规定饮用水不得有异臭和异味,是指绝大多数人在饮用时不应感到水有异臭或异味。

  23. 肉眼可见物    

  概述: 饮用水不得含有沉淀物,肉眼可见的水生生物及令人嫌恶的物质。    

  限值: 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

  24. pH    

  概述: 水在净化处理过程中,由于投加混凝剂和石灰等,可使水的pH值下降或升高,过低可腐蚀管道,过高又可析出溶解性盐类并降低氯消毒的效果。

  限值: 6.5~8.5    

  25.     

  概述: 铝是一种低毒金属元素,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人体摄入后仅有10%-15%能排泄到体外,大部分会在体内蓄积,与多种蛋白质、酶等人体重要成分结合,影响体内多种生化反应,长期摄入会损伤大脑,导致痴呆,还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等疾病,可导致儿童发育迟缓、老年人出现痴呆,孕妇摄入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限值: 规定饮用水中铝含量不应超过0.2 mg/L。    

  26.     

  概述: 铁在天然水中普遍存在,是人类必须营养元素,但饮用水并不是铁的主要来源。水中含铁量在0.3-0.5mg/L时无任何异味,达1mg/L时便有明显的金属味,在0.5mg/L时色度可大于30度。

  限值: 为防止衣服,器皿的染色和形成令人反感的沉淀或异味,规定饮用水中铁含量不应超过0.3mg/L。    

  27.     

  概述: 水中锰可来自自然环境或工业废水污染。水中有微量锰时,呈现黄褐色。锰的氧化物能在水管内壁上逐步沉积,在水压波动时可造成“黑水现象”。锰和铁对水感官性状的影响类似,二者经常共存于天然水中。当水中锰浓度超过0.15mg/L时,能使衣服和固定设备染色,在较高浓度时使水产生不良味道,锰的毒性较小。    

  限值: 为防止对衣服、食具及白瓷器等产生色斑和满足水质感官性状方面的要求,定为饮用水中锰含量不应超过0.1mg/L。

  28.     

  概述: 天然水中铜的含量甚少。铜是人体必须的元素,在新陈代谢中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某些酶系统的活化过程。铜的毒性小,但过多则对人体有害,长期摄入可引起肝硬化。根据资料,水中含铜量达1.5mg/L时即有明显的金属味,含铜量超过1.0mg/L时可使衣服及白瓷器染成绿色。    

  限值: 按感官性状的要求,定为饮用水中铜含量不应超过1.0mg/L。    

  29.     

  概述: 天然水中锌的含量很少。主要来源于工矿废水和镀锌金属管道。锌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是酶的组成部分,参与新陈代谢。锌的毒性很低,但摄入过多则能刺激胃肠道和产生恶心,口服1g的硫酸锌可引起严重中毒。水中含锌10mg/L时呈现浑浊,5mg/L有金属涩味。我国各地水中含锌量一般都很低。

  限值: 饮用水中含锌量不应超过1.0mg/L。    

  30. 氯化物    

  概述: 饮用水和天然水中均含有氯化物,它以钾、钠、钙、镁盐的形式存在于水体中,水源流经含氯化物的地层或受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海水、海风的污染均会使其氯化物含量增高。饮用水中氯化物浓度过高,可使水产生令人嫌恶的咸味,并对配水系统有腐蚀。    

  限值: 根据味觉,定为饮用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应超过250mg/L。    

  31. 硫酸盐    

  概述: 硫酸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一般地下水和地面水均含有硫酸盐。水中硫酸盐浓度过高,易使锅炉和热水器具内结垢。饮用时有不良味道和轻泻反应,特别是初次和偶然饮用,易出现轻泻情况。一般而言,当水中硫酸盐浓度大于750mg/L时有轻泻作用,而低于600mg/L则无此反应。对多数饮用者来说,当饮用水中硫酸盐浓度为300-400mg/L时,开始察觉水有味,200-300mg/L无明显味作用。    

  限值: 基于硫酸盐对水味的影响和具有轻泻作用,定为饮用水中硫酸盐含量不应超过250mg/L。    

  32. 溶解性总固体    

  概述: 水体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烘干后得到的不易挥发物质的总和称为溶解性总固体,主要成分为溶解性盐类和以胶体形态存在于水中的有机物质。当其浓度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道,并能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它是评价水质矿化程度的重要依据。有报道指出,浓度低于600mg/L时,一般认为水味尚好,而高于1200mg/L会影响水味。还有报道指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大于200mg/L时,浓度每增加200mg/L,家庭热水器使用寿命缩短一年。

  限值: 基于对水味的影响,定为饮用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不应超过1000mg/L。    

  33. 总硬度(以CaCO 3 计)    

  概述: 水总硬度是否符合标准是自来水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它主要是描述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硬度是水质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通过监测可以知道其是否可以用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如硬度高的水可使肥皂沉淀使洗涤剂的效用大大降低,纺织工业上硬度过大的水使纺织物粗糙且难以染色;烧锅炉易堵塞管道,引起锅炉爆炸事故;高硬度的水,难喝、有苦涩味,饮用后甚至影响胃肠功能等;喂牲畜可引起孕畜流产等。    

  限值: 定为饮用水中总硬度含量不应超过450mg/L。

  34. 耗氧量(COD Mn 法,以O 2 计)    

  概述: 耗氧量也称化学需氧量(锰法),以COD表示,又称高锰酸钾指数。它指以高锰酸钾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氧化水中还原性物质,将消耗高锰酸钾的量折算为氧表示(O2,mg/L)。水中还原性物质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主要是有机物,因此耗氧量能间接反映水受有机污染的程度,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总量的一项综合指标。    

  限值: 定为饮用水中耗氧量不应超过3.0mg/L;水源限制,原水耗氧量>6mg/L时为5mg/L。    

  35. 挥发酚类    

  概述: 天然水中酚含量极微,水中含酚主要是来自工业废水的污染。挥发酚类是指除了对硝基酚外,沸点在230℃以下可随水蒸气一起挥发的一元酚,其中苯酚为主要成分。酚类化合物毒性低,酚具有恶臭,对饮水进行加氯消毒时,能形成臭味更强烈的氯酚,往往引起饮用者的反感。    

  限值: 定为饮用水中挥发酚类含量不应超过0.002mg/L。    

  36.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 A BS     

  概述: 目前国产合成洗涤剂以阴离子型的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其化学性质一般较稳定,不易降解和消除。毒性实验表明,毒性极低,一般不表现毒作用。人体摄入少量未见有害影响。但是,当水中浓度超过0.5mg/L时即能使水起泡沫和具有异味。    

  限值: 根据味觉阈及形成泡沫的阈浓度,定为饮用水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含量不应超过0.3mg/L。    

  四放射性指标    

  概述: 放射性射线能使人及生物组织电离而受到损伤,引起放射病,易患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和白内障。水中的放射性元素主要来自岩石、土壤、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天然和人工合成放射性核素的水溶物均可被带入饮用水水源、核工业、核武器试验裂变产物及其废液、废气、废渣也会使饮用水源造成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指标超过指导值,应进行核素分析和评价,判定能否饮用。    

  37. α放射性    

  限值:0.5 Bq/L     

  38. β放射性    

  限值:1 Bq/L 

   

  五消毒剂指标    

  39. 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    

  概述: 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余氯又分游离余氯(HClO、ClO-)和化合余氯(NH2Cl、NHCl2、NC3)。由于余氯的测定方法简单快速,不仅可以间接掌握水的消毒效果,又能及时调整加氯量,保证消毒效果。    

  限值: 水质标准规定,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在接触30min后应不低于0.3mg/L且不高于4mg/L;管网末梢水应不低于0.05mg/L。    

  40. 一氯胺(总氯)    

  概述: 加氯后,氯与水中的氨结合生成氯胺称化合性氯,包括一氯胺(NH2Cl)、二氯胺(NHCl2),氯胺同样能起消毒作用。氯胺也能和水作用生成次氯酸HClO,但反应速度比氯慢得多,所以氯胺的消毒作用较慢。    

  限值: 与水接触时间≥120min,出厂水限值0.5-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低于0.05 mg/L。

  41. 臭氧(O 3     

  概述: 臭氧是以氧气或空气为原料,在发生器内通过高电压产生的静电场,靠电子冲击O2而制得。臭氧的氧化能力极强,它不但能杀灭一般细菌,而且对病毒、芽孢等也有很大的杀灭效果。采用臭氧消毒,不受水中pH值和氨氮的影响,并对氧化水中有机物质、铁、锰、嗅、味及色度也有良好去除效果。但在管网中不能保持剩余量继续杀菌,因此在出厂水中还应补加氯气。    

  限值: 与水接触时间≥12min,出厂水限值0.3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低于0.02 mg/L。

  42. 二氧化氯(ClO 2     

  概述: 二氧化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灭菌剂,杀菌能力强,在水处理时,消毒效果不受pH值的影响,不与氨反应,适用于含氨和氮的化合物的原水,同时能破坏酚类并可排除因苯酚氯化后所引起的氯酚臭和味。二氧化氯不能贮存,也不能压缩装运,一般是现场制备使用,价格较贵。

  限值: 与水接触时间≥30min,出厂水限值0.1-0.8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低于0.02 mg/L。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圣问技术培训中心:


联系人:张老师
手 机:13412086256
QQ: 1348799257
电 话: 29805428
E-mail:1348799257@qq.com
地 址:广州市黄埔区狮山路38号617房
公司网址:www.gzsts.net
培训网址:www.stspx.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