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中的“H"代表氢离子(H+),而"p"的来源则有多种说,引用化学界的概念是把p加在无量纲量前面表示该量的负对数。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化验员证书化学检验员培训-什么是pH?为什么「pH」的p要小写?
pH值,亦称氢离子浓度指数、酸碱值,是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一种标度,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溶液酸碱程度的衡量标准。“pH"中的“H"代表氢离子(H+),而"p"的来源则有多种说,引用化学界的概念是把p加在无量纲量前面表示该量的负对数。
pH值其实是一个“对数单位”。每个数字代表水的酸度10倍的变化。水pH为5等于10倍具有pH为6的水的酸性。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为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始终是1×10-14,且两种离子的浓度都是1×10-7moL,pH值小于7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值大于7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pH”中的“H”代表hydrogenion氢离子(H+)这个已经毫无疑问,但是p的来源却存在争议,莫衷一是。
第一种称p代表德语“Potenz”,意思是力度、强度,一说代表法语puissance,同样是“力度,强度”的意思;第二种称pH代表拉丁文“pondus hydrogenii”,即“quantity of hydrogen(氢的量)”,一说是拉丁文中potentia hydrogenii (capacity of hydrogen), 对应英文中的potential hydrogen。第三种认为p只是提出者索伦森随意选定的符号,因为他也用了q。如今的化学界都是把p加在无量纲量前面表示该量的负对数,所以p要用小写。pH值会对污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细胞膜电荷影响,从而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的吸收代谢过程中酶的活性;改变生长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可给性以及有害物质的毒性。活性污泥中的每种微生物都有其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范围。在最适范围内酶活性最高,如果其他条件适合,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也最高。大多数细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最适pH为6.5-7.5,在pH4-10之间也可以生长。放线菌一般在微碱性即pH7.5-8最适合;酵母菌、霉菌则适合于pH5-6的酸性环境。在实际调节过程中pH值宁愿偏碱而不要偏酸,主要因为偏碱更利于后段絮凝沉淀效果提升。水的pH值对无机絮凝剂的使用效果影响很大,pH值的大小关系到选用絮凝剂的种类、投加量和混凝沉淀效果。水中的H+和OH-参与絮凝剂的水解反应,因此,pH值强烈影响絮凝剂的解速度、水解产物的存在形态和性能。以通过生成Al(OH)3+带电胶体实现混凝作用的铝盐为例,当pH值4时,Al3+不能大量水解成Al(OH)3,主要以Al3+离子的形式存在,混凝效果极差。pH值在6.5-7.5之间时,Al3+水解聚合成聚合度很大的Al(OH)3+中性胶体,混凝效果较好。pH值在8以上,Al水解成AlO2-,混凝效果又变得很差。水的碱度对pH值有缓冲作用,当碱度不够时,应添加石灰等药剂予以补充。当水的pH值偏高时,则需要加酸调整pH值到中性。相比之下,高分子絮凝剂受pH值的影响较小。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中性或微碱性条件下(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硝化过程迅速。当pH>9.6或<6.0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若pH>9.6时,虽然NH4+转化为NO2—和NO3—的过程仍然异常迅速,但是从NH4的电离平衡关系可知,NH3的浓度会迅速增加。由于硝化菌对NH3极敏感,结果会影响到硝化作用速率。在酸性条件下,当pH<7.0时硝化作用速度减慢, pH<6.5硝化作用速度显著减慢,硝化速率将明显下降。pH<5.0时硝化作用速率接近零。(1)与水质水量的关系:工业排水中pH的波动主要由生产中使用的酸碱药品带来的,需要在行中逐步熟悉企业排水情况,积累经验通过颜色等物理性质判断水质偏酸或偏碱。(2)与沉降比的关系:pH低于5或高于10都会对系统造成冲击,出现污泥沉降缓慢,上清液浑浊,甚至液面有漂浮的污泥絮体。(3)与污泥浓度(MLSS)的关系:越高的污泥浓度对pH的波动耐受力越强。在受冲击后应加大排泥量促进活性污泥更新。(4)与回流比的关系:提高回流比以稀释进水的酸碱度也是降低pH波动对系统影响的方法之一。问题1:刚到一家公司调试合成革废水,采用生化接触氧化法,测了生化池pH为5-6,找不到碱,他们说一直没加碱的,且出水正常运行了半年,水质前几天刚变坏,出水变浑浊,他们说是负荷过载的原因。您能解释下这样的pH值能正常运行的原因吗?今天早上还发现二沉池飘了点小块黄色泥。(1)既然有半年稳定运行概念,pH=5-6也是可以的;(2)这样的pH值对一般微生物来讲无法适应的,特别是本来运行存在正常pH范围内的微生物,突然将pH降到5-6d的话,在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的情况下,出水会明显恶化;(3)该处理设施pH=5-6仍然能够运行应该与如下原因有关:(4)此种状态被驯化的微生物,特异性强,也就是水质变化对其冲击会扩大。通过以上原因分析,个人认为,进水水质波动导致出水变差为主要原因。问题2:我公司生产烷基苯磺酸和洗衣粉,污水中主要成分是LAS,采用混凝沉淀加接触氧化的处理方法,我们的接触氧化池一直很正常,pH在7.5左右,可前几天突降至5点几(我们的进水pH都在8左右,不会低于7.5),出水LAS浓度升高,于是这两天进了高PH的污水将池中的pH升至原来的范围,可是目前生化效果还没有恢复。难道细菌都死了吗?请问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1)生物膜对进水pH值的敏感程度比活性污泥强。进水pH值如此异常,在4小时后就会造成生物膜剥落。持续时间超过1d的话,影响就比较大了。(2)生物膜受到pH值波动较大的废水冲击后的恢复也比较快(与活性污泥法相比较),修正进水pH值后,3、4天就可恢复。(3)在遇到pH值异常的进水时,除尽量纠正异常的pH值,更重要的是减少异常pH值废水的持续时间。问题3:在好氧池,出水比进水的pH值小了2左右,进水7.5,出水5.3,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是硝化,但个人觉得硝化不能降得这么多,首先肯定的进水无变化。(1)是否有水解酸化工艺呢?如果有的话,其出水pH值会降低。(2)另外进水的pH值波动或者调整pH值的药剂投加异常,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3)是否是硝化导致的,要看进水氨氨浓度。如果进水氨氨浓度较高的话,硝化反应顺利,则好氧出水pH值会降低,但也不会减低到出水5.3的,因为好氧池过低的pH值会导致硝化反应的停止。所以,pH值异常可能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问题4:好氧池污泥有没有回流到水解池的必要(水解池1800m3)?好氧池pH值7.0-7.2,是不是太低了?调pH值用碳酸钠好还是氢氧化钠好?后者是不是对菌有抑制作用?(1)没有必要回流的,如果对出水脱氮有要求的话,可以出水部分回流;(2)调整pH值的话,可以用氢氧化钠,使用氧化钙的话污泥量会增加。但如果前段有物化处理,且需要去除重金属污染物的时候,建议使用氢氧化钙。问题5:昨天夜里来水的pH值突增至12(纺织厂偷排),早上发现水已进入水解池,还没进曝气池。采取水解池回流到调节池的方法,减小对曝气池生物膜的影响,现在调节池的加酸罐无法使用,在这种突发pH值变高,又不能机器加酸的时候,应怎样处理?有什么应急措施?(1)要预估高pH值废水的进水量,如果不是太多的话,依靠自身的系统水量调节也可,进行回流是一个方法,如能保证调节后pH值不大于9的话问题不大。(2)如果水量大,加酸系统不能用,那就在依靠系统缓冲的情况下,人工投加酸。问题6:厂里处理的主要是生活污水,有工业废水(主要有纺织印染废水进入),目前,进水部分时段pH持续超过9.5,采用的是奥贝尔氧化沟工艺,进入沟内的pH达到8.5左右,出水pH在7.5左右,这种情况对生化系统的影响?进入生化系统8.5的话,2周内问题不大,但如果超过9,去除率会直线下降。建议不要超过8.2为宜。问题7:在好氧池出水比进水PH小了2左右,进水7.5出水5.3,是什么原因,首先肯定的是进水无变化。(1)是否有水解酸化工艺呢?如果有的话,其出水pH会降低;(2)另外进水PH波动或者调整PH的药剂投加异常,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是否是硝化导致的,看看进水氨氮浓度。问题8:处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工艺是这样的,调节+水解+好氧。现在问题是进水PH没问题(在8左右),可到出水PH就会接近6,有时候还要更低。是什么原因呢?水解后出水PH值会下降,所以,如果出水受到影响,可以降低水解池的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