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13412086256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服务时间:9:00 ~ 18:00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hengwen Technic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美护化妆品配方师资格证及技术培训课-剖析护发素配方及工艺
来源: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 作者:stspx134 | 发布时间: 2023-08-24 | 106 次浏览 | 分享到:
分享护发素的配方(主要是液晶型)及工艺解析。按照惯例,我还是从配方设计到生产工艺进行解析,并结合常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开发液晶型护发素产品。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美护化妆品配方师资格证及技术培训课-剖析护发素配方及工艺

今天和大家分享护发素的配方(主要是液晶型)及工艺解析。按照惯例,我还是从配方设计到生产工艺进行解析,并结合常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开发液晶型护发素产品。

一、 配方设计逻辑:解决目标人群的头发问题

要解决头发问题,首先你得了解头发的结构。这对于开发有效的护发产品至关重要。让我们从宏观到微观逐层剖析头发的结构吧。

1.头发的基本组成

头发主要由蛋白质(约80-90%)、水分(约10-15%)、脂质(约3-5%)和微量元素组成。其中,蛋白质主要是角蛋白(keratin),这是一种含硫的纤维状蛋白。

2. 头发的主要结构层

从外到内,头发主要分为三层:

a) 毛鳞片 (Cuticle)

b) 毛皮质(Cortex)

c) 毛髓质 (Medulla)

让我们详细了解每一层:

2.1.毛鳞片(Cuticle)

  • 功能:保护内部结构,控制水分进出

  • 结构:由5-10层扁平的、重叠的角质细胞组成,像鱼鳞一样排列

  • 特点:

  1. 每个鳞片厚度约0.5-1.0微米

  2. 含有18-甲基二十烷酸(18-MEA),这是一种重要的脂质,赋予头发疏水性

健康的表皮层鳞片紧密贴合,使头发光滑有光泽

2.2. 毛皮质(Cortex)

  • 功能:决定头发的强度、弹性和颜色

  • 结构:由长纺锤形的皮质细胞组成,占头发直径的约90%

  • 特点:

  1. 含有大量的角蛋白微纤维,这些微纤维被称为大纤维(Macrofibrils)

  2. 大纤维由更小的微纤维(Microfibrils)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s)组成

  3. 微纤维主要由α-角蛋白组成,呈螺旋结构

  4. 基质蛋白富含含硫氨基酸,形成二硫键,赋予头发强度和弹性

黑色素颗粒分布在皮质层中,决定头发颜色

2.3. 毛髓质(Medulla)

  • 功能: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保温和光学特性有关

  • 结构:位于头发的中心,不是所有头发都有髓质层

  • 特点:

  1. 由松散排列的细胞和气泡空间组成

  2. 在细发中可能完全缺失

  3. 对头发的整体性能影响较小

3. 头发的微观结构

在分子水平上,头发主要由以下成分构成:

a) α-角蛋白 (α-Keratin):

  1. 构成头发纤维的主要蛋白质,占比高达90%。

  2. 形成右手α-螺旋结构,多个α-螺旋相互缠绕形成原纤维 (Protofibril)。

  3. 原纤维进一步聚集成更大的纤维束,最终构成毛皮质的主体结构。

  4. α-角蛋白的螺旋结构赋予头发弹性和韧性。

b) β-角蛋白 (β-Keratin):

  1. 含量较少,主要存在于毛发、指甲和羽毛等组织中。

  2. 形成折叠片层结构 (β-sheet),而非螺旋结构。

  3. 在头发中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复合物 中,起到连接和稳定细胞的作用。

c) 高硫蛋白 (High-Sulfur Proteins, HSPs):

  1. 富含半胱氨酸 (Cysteine),半胱氨酸残基之间可以形成二硫键 (Disulfide bond)。

  2. 二硫键是连接角蛋白纤维之间的重要化学键,决定着头发的强度和硬度。

  3. 高硫蛋白含量越高,头发越硬,卷曲度也越高。

d) 高甘氨酸-酪氨酸蛋白 (High-Glycine-Tyrosine Proteins, HGTs):

  1. 富含甘氨酸 (Glycine) 和酪氨酸 (Tyrosine)。

  2. 主要存在于毛鳞片和毛皮质的细胞膜复合物 (CMC) 中。

  3. 可能参与黑色素的合成和转运,并影响头发的颜色。

4. 头发的化学键

头发的强度和特性主要由以下化学键决定:

4.1. 二硫键 (-S-S-):

  1. 最强的化学键,属于共价键。

  2. 由两个半胱氨酸残基之间氧化形成,主要存在于高硫蛋白中。

  3. 决定着头发的强度、硬度和卷曲程度。

  4. 烫发、拉直等化学处理方法就是通过断裂和重组二硫键来改变头发形状的。

4.2. 氢键 (Hydrogen Bond):

  1. 比二硫键弱,属于分子间作用力。

  2. 由氢原子和电负性较大的原子(如氧、氮)之间形成。

  3. 在头发中数量众多,对头发的弹性、吸水性和可塑性起着重要作用。

  4. 吹风造型、湿发定型等利用的都是氢键的特性。

4.3. 盐键 (Ionic Bond):

  1. 由带相反电荷的基团之间形成,属于静电作用。

  2. 在头发中含量较少,但对头发的等电点和对化学处理的敏感性有一定影响。

  3. 例如,染发剂中的碱性成分可以打开毛鳞片,就是利用了盐键的特性。

4.4. 范德华力 (Van der Waals Force):

  1. 最弱的分子间作用力,但由于数量众多,对头发的整体结构也有一定贡献。

  2. 影响头发的柔软度和触感。

5. 头发的PH值

了解了头发结构,还要知道不同发质的头皮环境和毛发状况,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产品pH值来维持最佳状态。

5.1. 头发的pH值与毛鳞片

  • 健康的头发呈弱酸性 (pH 4.5-5.5),这层酸性保护膜由头皮分泌的皮脂和汗液形成,它可以使毛鳞片(头发最外层的保护结构)紧密贴合,保持头发光滑、健康。

  • 当头发pH值过高(偏碱性)时,毛鳞片就会打开,导致头发粗糙、毛躁、易断裂,也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损伤。

5.2. 不同发质的pH值需求

  • 油性发质: 头皮油脂分泌旺盛,pH值本身偏低。使用弱酸性护发素可以帮助调节头皮油脂分泌,避免过度清洁,同时保持头发的自然光泽。

  • 干性发质: 头皮油脂分泌不足,pH值偏高,毛鳞片容易受损。使用弱酸性护发素可以帮助闭合毛鳞片,减少水分流失,并补充适量油脂,使头发更加柔顺。

  • 受损发质 (如染烫后): 由于化学物质的破坏,受损发质的毛鳞片往往张开,pH值也偏高。使用弱酸性护发素可以帮助修复受损的毛鳞片,恢复头发的酸碱平衡,减少断裂和毛躁。

5.3. 护发素pH值设计

  • 大多数情况下,选择pH值在4.5-5.5之间的弱酸性护发素是适合所有发质的。

通过以上深入理解头发结构是开发高效护发产品的基础,能帮助我们针对不同的头发问题提供更精确的解决方案。

回到护发素的配方设计逻辑上,首先我们要明确目标人群和他们的核心需求,即他们面临的头发问题是什么?

不同发质,问题各异:

  • 干枯发质:缺乏油脂和水分,毛鳞片受损,头发干枯毛躁,缺乏光泽,易打结断裂。

  • 油性发质:头皮油脂分泌旺盛,头发容易扁塌,显得不蓬松。

  • 受损发质:经过烫染或环境损伤,头发毛鳞片严重受损,发芯结构受损,头发干枯分叉,缺乏弹性和韧性。

精准定位,对症下药:

  • 针对干枯发质:需要补充油脂和水分,修复毛鳞片,提升头发光泽度和柔顺度。

  • 针对油性发质:需要调节头皮油脂分泌,保持头发清爽蓬松。

  • 针对受损发质:需要深度修复毛鳞片和发芯结构,提升头发强韧度和弹性。

  • 定型和造型需求:为某些类型的护发素提供轻微定型效果。

  • 其他特殊功效需求:如防脱、控油等。

二、 配方结构解析:四大核心模块构建完美配方

在讲配方结构前,我们先了解一些常见的护发素类型
2.1按使用方式分类:
a) 传统润发乳(Regular Conditioner):

  • 使用后需要冲洗
  • 一般在洗发后使用,停留1-3分钟

b) 免洗护发素(Leave-in Conditioner):

  • 使用后无需冲洗
  • 通常质地较轻,可以随时使用

c) 深层护理发膜(一般沙龙院线居多):

  • 需要冲洗,但停留时间较长(5-30分钟)
  • 提供更强力的修复和滋养效果

2.2 按发质需求分类:
a) 干性发质护发素:

  • 富含保湿和滋养成分
  • 如透明质酸、甘油、各种植物油

b) 油性发质护发素:

  • 轻盈配方,不会增加头皮负担
  • 可能含有调节油脂的成分,如水杨酸

c) 受损发质护发素:

  • 含有修复成分,如角蛋白、胶原蛋白
  • 可能添加硅油以改善发质外观

d) 染后护色护发素:

  • 含有固色成分
  • pH值偏酸性,有助于闭合发鳞片

e) 卷发专用护发素:

  • 富含保湿成分,帮助定义卷度
  • 可能含有抗蓬松成分

f) 细软发质护发素:

  • 轻盈配方,提供蓬松感
  • 可能含有增厚发丝的聚合物

2.3 按配方类型分类:
a) 乳液型、霜状型:

  • 最常见的类型  O/W 乳化系统

b) 啫喱型:

  • 透明或半透明,这个可以做高颜值的外观。
  • 适合油性发质

2.4 按市场定位分类:
a) 大众市场产品
b) 沙龙专业产品
3.护发素配方结构
以上各种分类,配方终归为四大核心模块
a) 水相
b) 油相
c) 乳化剂
d) 功能性添加剂
详细组成
3.1 水相成分

  • 纯化水:通常占配方的主要部分(60-80%)
  • 保湿剂:如甘油、丙二醇、丁二醇(3-7%)
  • 水溶性调理剂:如泛醇、水解蛋白(0.5-2%)

3.2 油相成分

  • 脂肪醇:如十六醇、十八醇(3-8%)
  • 油脂:如乳木果油、霍霍巴油(1-3%)

3.3 乳化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1631、1831、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等(1-3%)
非离子乳化剂:如A165之类(0.5-2%)
3.4 功能性添加剂
硅油:如二甲基硅油、氨基硅油(0.5-3%)
调理剂:如水解角蛋白、胶原蛋白(0.1-2%)
保湿因子:如透明质酸、神经酰胺(0.1-1%)
营养成分:如维生素E、维生素B5、生物素(0.1-0.5%)
特殊功效成分:
如防脱、修复成分(0.1-1%)             
头皮护理成分:例如薄荷醇、茶树精油等,针对头皮问题。
抗头屑成分:例如OCT,抑制头屑产生。
护色成分:例如维生素E等,防止染后褪色。
3.5 辅助成分
pH调节剂:如柠檬酸、乳酸(适量调节pH至4.5-5.5)
防腐剂:如苯氧乙醇、馨鲜酮等(0.3-1%)
螯合剂:如EDTA二钠(0.1-0.2%)
增稠剂:如羟乙基纤维素、卡波姆(0.1-0.5%)
香精:(0.1-0.5%)
色素:0.0001-0.005
四、插播介绍一些护素常用的阳离子调理剂
素中的阳离子调理剂种类繁多,它们在改善头发的干、湿梳理性、抗静电性、柔顺度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1 季铵盐类,代表成分:

  • 1631/1831 : 这是最常见的阳离子调理剂,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抗静电和调理效果,但可能会使头发干燥。
  • S18、BT80、BT85:  这类型的比1631/1831更温和,适用于受损发质,能提供更好的柔软度和湿梳理性。
  • 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二鲸蜡基二甲基氯化铵:这种成分具有非常优秀的调理性能,特别适合干燥和受损的头发。它能形成一层保护膜,增加头发的光泽度。

一般而言,碳链越长,疏水性越强,对头发的吸附能力和持久性越好。
长碳链提供更好的柔软度和顺滑度,因为它们能形成更稳定的保护膜。但过长的碳链(如C24以上)可能导致产品感觉过于油腻或沉重。
通常,C16-C22的碳链长度被认为是最理想的,能够平衡调理效果和使用感受。
4. 2  聚季铵盐类,代表成分:

  • PQ-10: 应用广泛,能提供良好的湿梳理性和抗静电效果。
  • PQ-7 : 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增强头发的韧性和弹性。
  • PQ-37 : 通常用于透明护发素中。
  • PQ-47 : 提供优异的湿梳理性和干梳理性,并能增强头发的光泽度。

五、基础配方设计及工艺
根据以上逻辑分析,本文以液晶护发素基础配方为例进行配方base设计。这是市面上比较受欢迎的一种配方体系,其内部能形成“层状液晶结构”,类似于头发和皮肤的天然脂质结构。这种结构质地更加轻盈,同时能够将护发成分包裹在其中,形成微小的囊泡,更容易渗透到毛鳞片内部,从而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以潘婷Pro-V conditioner为例,设计基础配方:
请注意,这只是示例配方,实际产品开发需要经过详细的实验室测试和针对性的调整,比如需要其他需求宣称等等。
这虽然是一个比较基础简单的配方,但是对工艺要求及其严格,你需要根据搅拌设备进行尝试摸索,大致的配制工艺如下:
A相制备:

  1. 在水锅加入纯化水,升温至80-85℃。
  2. 加入EDTA-2Na,搅拌至完全溶解。

B相制备:

  1. 在油锅中混合16/18醇、山嵛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双硬脂基二甲基氯化铵。
  2. 加热至75-85℃,搅拌至完全融化均匀。

乳化过程:

  1. 将80%水锅物料抽入乳化锅,温度范围75℃-85℃,
  2. 将油锅物料抽入乳化锅,
  3. 再将剩余20%水锅物料全部抽入乳化锅;
  4. 温度保持80-85℃,抽真空高速均质乳化10-15分钟,确保充分乳化;
  5. 适当降低搅拌转速,降温(消泡);

C相添加:

  1. 温度降至55-65℃,如果要加色素的,这个阶段就可以加了(配方设计时就需要考虑用耐高温的色素),色素需要预先溶解好再加入,然后搅拌5-10min,
  2. 再加入预先混合均匀的DM50万和DM1000。(如果你反过来了那很可能色素被硅油包裹,这一锅料只能回温处理,会很麻烦
  3. 中速搅拌下高速均质均质10-15分钟,确保硅油均匀分散,
    这一步很关键,需要控制搅拌转速、时间,以及降温速度。

D相防腐剂和香精的添加:

  1. 继续降温至40-45℃,加入防腐剂和香精
  2. 搅拌10-20min,出料前可以适当均质个3-5min。

最后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粘度、pH值、稳定性等。
六、生产常见问题:
1、问题:色素加入后出现不溶现象
     解决方案

  • 色素预先稀释溶解好后,在加硅油之前先加入料体中搅拌均匀。

2、问题:高粘硅油太粘稠不好投料
     解决方案

  • 低粘硅油加入高粘硅油中,手工或者搅拌机搅拌分散均匀后再投料,或者从乳化锅里取出几kg基料去搅拌混合后再加入。

3、问题:搅拌时间过长,料体偏稀了
     解决方案

  • 可以重新回温至60-65左右进行重结晶,
  • 适当控制搅拌转速和时间;
  • 液晶护发素的工艺过程中温度控制极为关键,尤其是在乳化和冷却阶段,不同设备需要摸索合适的搅拌速度和时间,以形成理想的液晶结构。
  • 检测是否做好液晶的简单方法(个人经验不一定正确啊):取出一点料体,加入0.1%的氯化钠,看是否变稀,变稀就是失败了,如果还是乳白色,就是OK的。

4、问题:硅油粘在乳化锅壁上、搅拌桨上不好清洗
   解决方案:
   A. 物理方法:
a. 刮刀刮除: 对于较厚的硅油残留,可以使用塑料或者木质刮刀轻轻刮除,注意不要刮伤锅体。
b. 高温蒸汽清洗: 高温蒸汽可以软化硅油,使其更容易被清除。可以使用专业的蒸汽清洗设备或者将热水加入锅中,待其产生大量蒸汽后进行清洗。
   B. 化学方法:
a)碱性清洁剂: 硅油属于酯类化合物,可以使用弱碱性清洁剂(如碳酸钠溶液、洗洁精等)进行清洗。将清洁剂溶解在温水中,浸泡乳化锅一段时间后,再用刷子刷洗。
b)有机溶剂: 部分有机溶剂可以溶解硅油,例如乙醇等。但使用有机溶剂需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措施,并确保清洗后溶剂完全挥发。
c)专用清洁剂: 市面上有一些专门用于清洗硅油的清洁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C. 专锅专用。
5、问题:包装用的是软管的封口膜被料体腐蚀
     解决方案:

  • 主要原因料体pH值过低与封口膜材料不兼容,可以选择耐化学腐蚀的封口膜材料,或考虑在封口处增加隔离层


通知公告
  • 美护化妆品配方师资格证及技术培训课-剖析护发素配方及工艺
  • 化学检验员证书化验员培训-矿石中是否含有贵金属,如何分析出来?
  • 电气试验员证书培训-IP防护等级是什么?IP防尘防水各个等级详解
  • 化验员证书化学检验员培训-什么是pH?为什么「pH」的p要小写?
  • 化学检验员证书化妆品检验员培训报名-实验室操作小技巧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