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护肤品技术哪里学习?化妆品配方师资格证怎样考取?微生态觉醒:护肤科技新纪元
01 皮肤微生物组成及影响因素
皮肤微生态的基本概念
皮肤微生态指的是皮肤微生物组(microbiome)这个动态可变且复杂的生态系统,指某一特定环境中全部微生物及其遗传物质和功能的集合。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其表面寄居着大约1000多种微生物物种,数量接近一千亿个,其中约74%-80%为细菌,5%-10%为真菌,10%-20%为病毒。这些微生物与皮肤表面的组织、细胞及各种分泌物、微环境等共同构成了皮肤微生态,维持着皮肤的健康状态。
皮肤微生物的组成
皮肤微生物群落主要分为常驻菌和暂住菌。常驻菌是一群在健康皮肤上定居的微生物,包括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不动杆菌、马拉色菌、微球菌、肠杆菌及克雷伯杆菌等。它们与皮肤健康密切相关,参与皮肤的保护和代谢过程。暂住菌是指通过接触外界环境而获得的一类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链球菌及肠球菌等,它们是引起皮肤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影响皮肤微生物群的因素
影响皮肤微生物群总数和组成的因素按照来源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外源型因素
· 外来菌的侵入:外界环境中的微生物可能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体内,与常驻菌竞争生存空间,导致常驻菌数量减少或消失,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引发皮肤问题。
· 环境因素:紫外线、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等环境因素都可能对皮肤微生态造成破坏。紫外线会破坏皮肤屏障,使有害菌更容易侵入;空气污染中的颗粒物和化学物质也可能对皮肤微生物群落产生不良影响。
· 清洁不当: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会破坏皮肤表面的酸碱平衡和油脂分泌,进而影响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皮肤微生态失衡,降低皮肤的抵抗力。
· 刺激性产品使用:某些化妆品、护肤品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如激素、果酸等。长期使用这些产品会破坏皮肤微生态,引发皮肤敏感和炎症反应。
内源型因素
· 生活习惯: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都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从而间接影响皮肤微生态。例如,高糖、高脂肪的饮食会促进有害菌的繁殖,降低有益菌的数量。
· 内部疾病:某些内部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皮肤微生态失衡。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从而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屏障功能逐渐减弱,微生物群落也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导致皮肤微生态失衡,引发皮肤问题。
02 皮肤微生态的生理功能
维持皮肤微生态平衡
正常菌群具有较强的自身稳定性,能阻止外籍菌的定植。在正常情况下,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宿主之间保持动态的微生态平衡,共同维护皮肤的健康状态。
参与皮肤组织代谢
皮肤表面的某些微生物能够分解皮脂腺分泌的皮脂,形成一层乳化脂质膜,这层膜含有游离脂肪酸,可以降低皮肤表面的酸碱度,维持皮肤弱酸性环境,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营养作用
皮肤微生物能够分解磷脂、固醇、角质蛋白等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供皮肤细胞吸收,促进细胞生长和延缓皮肤老化。
免疫作用
皮肤微生物与皮肤组织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能够激发适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使皮肤组织更有效地对抗病原体的感染。此外,皮肤微生物还通过分泌抗菌肽等直接或间接方式帮助抵抗病原菌。
自净作用
皮肤菌群中的某些菌如丙酸痤疮杆菌分解皮脂形成游离脂肪酸,使皮肤表面保持偏酸性状态,从而拮抗许多暂驻菌种的生长繁殖,起到自净作用。
屏障作用
皮肤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状结构对皮肤起到占位保护作用,使外来病原菌无法在皮肤表面立足,从而维护皮肤的健康状态。
03 皮肤微生态与皮肤问题
皮肤的微生物多样性是健康皮肤的一个标志,维护皮肤微生态平衡是关键。当皮肤微生态失衡时,各种肌肤问题便会接踵而至:
毛囊炎
马拉色菌是真菌,当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马拉色菌会在毛囊里大量繁殖,其脂肪分解酶将毛囊部位的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会刺激毛囊口脱屑并导致毛孔堵塞,最后演变成毛囊炎。
痤疮
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被认为是导致痤疮的主要原因。与马拉色菌一样,痤疮丙酸杆菌也能将甘油三酯水解为游离脂肪酸,但它还能刺激多种炎症细胞释放各种炎症因子,促进炎症反应,使本就发炎的毛囊“炎上加炎”。此外,糠秕孢子菌、葡萄球菌等也是引起痤疮的原因之一。
特应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丘疹、红斑、斑块及苔藓样变,同时还伴有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食物过敏以及较少见的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等特应性疾病。而皮肤表面微生物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或感染可能是诱发或促发因素之一。皮肤屏障功能的改变会对微生物定植的种类和数量产生影响,而定植在皮肤表面的微生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诱发炎症反应并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二者相互影响。
其他皮肤疾病
很多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菌群的参与。如皮肤癣菌感染导致的“香港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脓疱疮;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丹毒和蜂窝织炎等。
黄褐斑
研究发现黄褐斑皮损区菌群与健康人比较,常驻菌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活菌数与分离率无显著性差异,痤疮丙酸杆菌、微球菌及其他产色素的微球菌和格兰氏阴性杆菌等暂驻菌的活菌数和分离率均显著高于健康人,以产褐色素、菊黄色素的微球菌增加显著,且产色素的微球菌随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活菌数增多,产生的色素也明显加深。
04 基于微生态概念的新原料和新技术
新型皮肤微生物组模型
赢*开发了一种新型皮肤微生物组模型——“SkinMicrobes”,首次实现了在实验室测试阶段,就化妆品成分和产品对皮肤微生物组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通过共培养8到10种皮肤微生物,精确控制实验条件以分析这些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这种共培养方式相较于以往单一菌株的检测方法,更接近皮肤的实际状态,提供了更为真实的实验数据。SkinMicrobes模型结合了高通量培养、DNA提取及qPCR检测方法,实现了精准的微生物相互作用数据采集,有效弥合了传统简单体外测试和复杂体内研究之间的技术空白。
益生菌衍生原料
Lucas *Cosmetics开发出了Capixyl多功能防脱活性物,通过优化毛囊的大小、环境和活性,来实现减少脱发并促进头发生长。这款独特、创新的专利成分,结合了生物仿生肽和富含鹰嘴豆芽素a的红三叶草提取物,可以刺激毛囊组织结构重塑,还具有强大的抗炎特性,并能抑制睾酮向双氢睾酮(DHT)的转化,还能重新平衡头皮微生物群,创造健康的头发环境。
快速实现分肤定制的微生物组分析仪
联*华旗下旁氏皮肤研究所宣布,已与菲律宾屈臣氏合作推出了一款微生物组分析仪试点产品。这款分析仪使用皮肤拭子收集微生物组样本,能够在60分钟内为消费者生成个人皮肤微生物组报告,并列出POND'S skin INSTITUTE系列的推荐产品,以满足人们对以科学为主导的个性化护肤日益增长的需求。
总结
皮肤微生态在现代护肤科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解皮肤微生物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对开发高效、安全的护肤产品至关重要。基于微生态概念的新原料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为护肤品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对皮肤微生态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将能够开发出更多能够调节皮肤微生态平衡的产品,帮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美丽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