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13412086256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服务时间:9:00 ~ 18:00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Shengwen Technical Vocational Skills Training Center

求真务实、追求卓越、协作共赢

提供优质的专业技术服务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综合服务支持

内审员资格证书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检验检测机构内审改进流程
来源: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 作者:stspx134 | 发布时间: 2024-08-22 | 4 次浏览 | 分享到:
内审员资格证书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检验检测机构内审改进流程

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食品安全管理员  公共营养师 设备管理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内审员资格证书内部审核员培训教程-内审后持续改进流程

一、适用范围与应用场景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如环境监测、食品检测、医疗器械检测等)在完成内部审核后的持续改进工作,具体场景包括:

1.     内审不符合项整改:针对内审中发现的体系文件漏洞、资源配备不足、人员管理缺失等问题开展整改;

2.     管理评审深化:结合内审结果优化资源配置,修订质量目标;

3.     外部认证衔接:为CNAS、CMA等外部评审提供改进证据;

4.     日常质量监控:通过PDCA循环持续优化检测流程。

二、流程操作步骤详解

(一)审核发现问题的整改与验证

1.     分类整理不符合项
 根据审核结果,将问题分为两类:

·        严重不符合项: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或体系运行失效的问题,如设备未校准导致数据失实、关键岗位人员无授权等;

·        一般不符合项:对质量影响较小但需改进的问题,如文件记录不规范、环境条件不达标等。
示例:某机构内审发现实验室压力表超期未检定,导致温度控制数据偏差5%,需立即启动纠正措施。

2.     制定纠正措施计划

·        明确责任人与时限:针对设备校准超期问题,需在3个工作日内由设备管理员完成校准并追溯数据;针对人员培训不足问题,需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专项培训。

·        根本原因分析:采用鱼骨图或5Why分析法深挖问题根源。例如,报告审核疏漏的表面原因是“审核流程未执行”,根本原因可能是“审核员未接受新版标准培训”或“电子审核系统权限设置错误”。

·        措施有效性验证:通过复检样品、抽查记录、客户回访等方式确认整改效果。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整改材料需留存至少6年备查。

(二)管理评审的深化实施

1.     输入材料准备
 汇总内审报告、客户投诉、能力验证结果、资源充分性评估等数据。例如,某机构统计发现2025年1-8月客户投诉量同比上升15%,其中60%集中在检测报告时效性,需在管理评审中重点讨论服务流程优化方案。

2.     输出决策落实
 根据评审结论调整资源配置或修订程序文件:

·        资源投入:如增加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关键设备;

·        文件修订:修订《样品管理程序》中“样品存储条件”条款,明确温度控制范围为4±2℃;

·        跟踪表建立:每项决议需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及验收标准,确保30日内落地。

(三)持续改进机制的应用

1.     PDCA循环推进

·        Plan(计划):针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如报告编号错误),引入LIMS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报告自动编号与追溯;

·        Do(执行):在3个月内完成系统试点运行,例如某机构采用LIMS系统后,报告差错率从3%下降至0.9%;

·        Check(检查):通过月度质量分析会评估改进效果,对比整改前后数据(如客户投诉率、报告返工率);

·        Act(处理):将成功经验标准化,更新至《质量手册》4.2.3条款“报告编制与审核”。

2.     标杆对比与创新
 参考CNAS-CL01:2018准则,对比行业领先机构(如SGS、华测检测)的最佳实践,引入自动化检测设备(如全自动滴定仪)或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四)人员能力再提升

1.     针对性培训
 根据内审暴露的薄弱环节设计课程:

·        检测人员:开展新版GB/T 27476-2025标准实操培训,重点讲解不确定度评估方法;

·        审核员:组织ISO/IEC 17025:2025转版专项培训,强化风险思维与审核技巧;

·        管理人员:开展精益管理培训,提升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2.     考核与激励

·        实施理论+实操双重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

·        设立“质量改进奖”,对提出有效改进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如物质奖励、荣誉表彰)。例如,某机构年度奖金最高达万元,激励员工参与持续改进。

(五)文件体系的动态维护

1.     文件修订控制

·        版本更新需经技术负责人批准,旧版文件加盖“作废”章;

·        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设置修改权限,保留修改痕迹(如Word“跟踪修改”功能);

·        修订记录需包含修订人、修订日期及修订内容概述。

2.     记录完整性检查
 建立季度抽查机制,重点核查:

·        原始记录可追溯性:如HPLC图谱存储完整性、仪器使用日志;

·        合同评审记录:客户确认签字、技术要求明确性;

·        纠正措施记录:问题描述、根本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及验证数据。

(六)外部监督的衔接准备

1.     认证评审预检
 模拟CNAS现场评审,组织交叉检查:

·        设备管理员:核查所有计量证书有效性(如压力表、温度计的校准证书);

·        质量监督员:抽查10%检测报告,核对数据准确性、签名完整性;

·        技术负责人:审核方法验证记录、不确定度评估报告。

2.     客户满意度调查
 设计多维度问卷(检测时效、报告准确性、服务态度),对评分低于80分的项目制定专项提升计划。例如,某机构针对“报告交付延迟”问题,优化流程后平均交付周期从5天缩短至3天。

(七)风险管理的强化

1.     风险识别更新
 结合内审结果补充风险清单,例如:

·        新购设备验收延误风险(概率3级/影响4级):可能影响项目进度;

·        关键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概率2级/影响5级):可能导致技术断层。

2.     防控措施优化

·        建立设备供应商备用名录,确保关键设备可快速替代;

·        实施核心技术岗位AB角制度,避免因人员离职导致工作停滞;

·        定期开展风险评审会,更新风险应对策略。

三、配套工具与模板

  1.   不符合项分类表 | 问题编号 | 问题描述 | 严重程度 | 根本原因 | 纠正措施 | 责任人 | 完成时限 |

    |----------|----------|----------|----------|----------|--------|----------|

    | NC-2025-01 | 压力表超期未检定 | 严重 | 校准周期表未更新 | 立即校准并追溯数据 | 张三 | 3个工作日 |


2.     管理评审跟踪表
 | 决议编号 | 决议内容 | 责任部门 | 完成时限 | 验收标准 | 状态 |

 |----------|----------|----------|----------|----------|------|

 | MR-2025-01 | 采购光谱仪1台 | 设备部 | 2025-12-31 | 设备到货并验收合格 | 进行中 |

3.     PDCA循环记录表
 | 阶段 | 活动内容 | 完成时间 | 输出成果 | 验证数据 |

 |------|----------|----------|----------|----------|

 | Plan | 引入LIMS系统 | 2025-09-01 | 系统需求分析报告 | - |

 | Do | 系统试点运行 | 2025-11-30 | 试点运行报告 | 差错率下降70% |

四、关键注意事项与风险规避

1.     整改时效性
 严重问题需24小时内制定措施,3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一般问题7个工作日内完成。逾期未完成的需提交《延期申请说明》并升级处理。

2.     数据化分析支撑
 定期对内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如柏拉图分析),聚焦关键问题。例如,某机构通过分析发现“报告编号错误”占内审问题的45%,优先引入信息化系统解决。

3.     全员参与机制
 鼓励一线员工主动反馈质量问题,设立“质量改进建议箱”,对提出有效建议的员工给予奖励(如物质奖励、培训机会)。

4.     资源保障
 机构需投入不少于年度预算5%的资金用于质量改进,同时高层管理者应定期听取专项汇报,确保资源支持。

五、总结与展望

有效的内审后续工作应形成“发现问题-整改验证-体系优化”的闭环。通过系统化的整改流程、深化管理评审、应用持续改进机制、提升人员能力、动态维护文件体系、衔接外部监督及强化风险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可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通知公告
  • 校准内校员培训计量员资格证报考专门机构-考虑测量不确定度进行符合性判定
  •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食品检验员、化学检验员技术能力培训-不确定度评审指南
  • 计量校准员证书内校员內校员计量员管理员考证培训报名-功率计计量校准方法
  •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报考要求食品水质化妆品化验员培训报名-微生物培养菌落形态判断
  • 提升食品化学检验员技能培训水质化妆品化验员证书这里考-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