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员证书 內校员资格证 计量管理员培训 计量校准员考证 计量检定员考试 计量检测员报名 量规仪器校正员培训 内部校验员合格证 内部校准员上岗证 计量内审员岗位证 仪校员证书 计量工资质 计量师资格证书 计量证怎么考 內校证书哪里考 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资格证 食品化验员证书 食品检验工培训 食品检测员考证 食品安全总监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员 乳品检验员 油品检验员 化学检验员培训 水质检测员考试 化妆品检验员报名 微生物检验员证书 化验员上岗证 微检员证书 无菌检验员 卫生消毒产品检验员 医疗器械检验员 食品安全管理员 公共营养师 设备管理员 化学分析工考证 试验员 质检员 实验员 无损检测员 内审员 内部审核员 材料物理性能检验员 金相检验员 力学性能检验员 材料成分分析工 环境监测员资格证考试报名 圣问技术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广州圣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微生物检验员考证技术化验员培训:专业技能摇篮-菌株制备及保存方法在药典中的应用
摘要
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控制菌检查中,不同菌株的活化条件、菌悬液制备方法及保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
引言
中国药典2025版无菌检查法、微生物限度检查及控制菌检查中,标准菌株的应用贯穿于方法适用性试验及培养基质控全过程。不同菌株在生长特性、营养需求及环境适应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直接影响菌悬液的制备质量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菌株生物学特性与活化条件
1.1 革兰氏阳性菌系
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在胰酪大豆胨琼脂(TSA)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h可形成直径2-3mm的圆形、金黄色、湿润菌落。其细胞壁厚达20-80nm,含大量肽聚糖(占比40-90%),赋予菌体较强的环境耐受性。
枯草芽孢杆菌作为好氧型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在TSB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表层形成厚度达2-3mm的白色菌膜,下层生长较弱。芽孢形成需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30-35℃培养5-7天,芽孢壁厚0.2-0.3μm,含吡啶二羧酸(DPA)占干重5-15%,赋予极强的抗逆性。
1.2 革兰氏阴性菌系
大肠埃希氏菌与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同属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壁外膜含脂多糖(LPS)层,厚度仅7.5nm但具高度抗原性。在FTM液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时,可观察到典型的均匀混浊生长现象,菌体浓度达10^9CFU/mL。
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专性需氧菌,其鞭毛(长度3-5μm)赋予强运动性,在TSB培养基中形成扩散性生长带。菌体产生绿脓素(pyocyanin)等色素,使培养基呈蓝绿色,该特性可用于快速鉴定。
1.3 特殊营养需求菌株
生孢梭菌作为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阳性杆菌,接触0.5%氧气即可导致90%菌体死亡。其生长依赖梭菌增菌培养基中的L-半胱氨酸(0.05%)作为还原剂,培养24h后芽孢形成率可达80%以上。
白色念珠菌作为双相型真菌,在沙氏葡萄糖琼脂(SDA)培养基中25℃培养时呈酵母相,菌落直径3-5mm,表面光滑;37℃培养时转变为菌丝相,形成放射状生长带。细胞壁含(1→3)-β-D-葡聚糖(占比60%),是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的作用靶点。
2 菌悬液制备技术规范
2.1 细菌菌悬液制备
稀释液选择:0.9%氯化钠溶液(生理盐水)适用于短时保存(≤2h),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因含0.1%蛋白胨可提供营养,支持菌体存活达24h。实验表明,大肠埃希氏菌在生理盐水中2h存活率下降至85%,而在缓冲液中保持98%。
梯度稀释操作:采用10倍递增稀释法,每级稀释需更换移液器吸头。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悬液制备时,需80℃水浴10min杀灭营养体,确保芽孢浓度≥100CFU/mL。稀释过程需在生物安全柜内完成,防止气溶胶污染。
2.2 真菌孢子悬液制备
黑曲霉孢子收集采用含0.05%吐温80的0.9%氯化钠溶液冲洗斜面,涡旋混合30s后经无菌纱布过滤。显微镜检查显示,吐温80可使孢子聚集率从45%降至8%,确保单孢子悬液浓度达标。
白色念珠菌菌悬液制备需在20-25℃培养48h后,用无菌玻璃珠刮取菌落,经三层纱布过滤去除菌丝。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该方法制备的菌悬液酵母相细胞占比达99.2%。
3 菌悬液保存方法与效期验证
3.1 需氧菌保存
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悬液在2-8℃保存时,采用pH7.0缓冲液者24h菌数增长0.5log,而生理盐水组下降1.2log。平板计数显示,48h后缓冲液组菌落形态均一,生理盐水组出现部分自溶现象。
枯草芽孢杆菌芽孢悬液在-20℃甘油(20%)保存可维持活力5年。冻存管解冻后,芽孢萌发率达92%,与新鲜制备者无显著差异(p>0.05)。
3.2 厌氧菌保存
生孢梭菌新鲜菌悬液在15min内使用,菌数下降率<5%。孢子悬液在2-8℃保存时,80℃水浴处理组芽孢存活率较未处理组高3个数量级,验证效期内(6个月)菌数波动范围±0.3log。
3.3 真菌保存
黑曲霉孢子悬液在含0.05%吐温80的缓冲液中2-8℃保存,6个月后萌发率仍达85%。显微镜观察显示,保存期间孢子细胞壁厚度从0.2μm增至0.3μm,提示低温诱导细胞壁强化。
4 质量控制关键点
4.1 菌种传代管理
应用菌株在4℃斜面保存不超过1个月,每3代需从储存菌株转接。冻干菌种传代时,复苏后需连续两次继代培养,确保延迟期缩短至4h以内。
4.2 污染控制
菌种操作全程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进行,每月进行空气沉降菌检测(≤1CFU/皿)。实验显示,规范操作可使污染率控制在0.3%以下。
4.3 效期验证
每批菌悬液需进行阳性对照试验,大肠埃希氏菌在麦康凯琼脂上的特征性红色菌落出现时间应≤18h。长期保存菌种需每年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确保遗传稳定性。
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菌株制备及保存技术规范,实现了药典检验用菌悬液的标准化生产。通过精准控制活化条件、优化稀释工艺及科学选择保存方式,确保了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及检验结果可靠。